聯系我們
新聞資訊
想要了解更多,請給我們留言!
麻江縣三措施做實易地移民搬遷后續文化服務工作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5-31 09:52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一是整合多方資源,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完成后壩安置社區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和應急廣播工程建設及信號開通,為搬遷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類文化信息服務。制定搬遷安置點體育配套設施建設規劃,補齊體育設施建設短板,投入60余萬元在后壩安置社區新建多功能運動場1個,體育運動健身器材一套,將后壩安置社區納入15分鐘健身圈。投入40萬元硬化后壩移民安置點文化廣場,建設安置社區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配備253冊圖書及書柜、閱覽桌、椅子、把桿、練功鏡等相應文化設備,著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建設占地80平米的鄉愁館一處,收集并展示農耕用具100余件,留住鄉愁之魂。
二是強化文體服務,激發移民社區活力。加大文化服務隊伍建設力度,建立文化志愿者隊伍1支,引導社區居民組建文藝隊伍3支,讓搬遷群眾扎根于社區,活躍在社區。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后壩移民點開展圖書閱讀、展陳展覽活動4次,開展移民點少兒假期書畫培訓2期,舉辦文藝演出3場,電影放映8場,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開展體育運動指導,積極選派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對后壩移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籃球、廣場舞等健身項目進行全方位指導,為“搬得進,穩得住”注入體育力量。
三是開發非遺產品,增強社區“造血”功能。積極引導搬遷群眾發展文化產業,組織非遺培訓入社區,讓傳統文化伴隨易地搬遷同步遷移的同時,還為搬遷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創業機會和技能。積極引進苗族織錦技藝、楓香印染技藝、瑤族服飾等非遺項目13家、電商服務中心和文化產品孵化基地1家,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州級傳承人2人進駐工坊,對進駐工坊創業的傳承人給予無償使用門面三年和免費基礎裝修的扶持政策,讓非遺文化產品形成規模效益,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審核:龍見琪,來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金朝俊,責任編輯:謝榮)
麻江縣三措施做實易地移民搬遷后續文化服務工作
【概要描述】一是整合多方資源,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完成后壩安置社區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和應急廣播工程建設及信號開通,為搬遷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類文化信息服務。制定搬遷安置點體育配套設施建設規劃,補齊體育設施建設短板,投入60余萬元在后壩安置社區新建多功能運動場1個,體育運動健身器材一套,將后壩安置社區納入15分鐘健身圈。投入40萬元硬化后壩移民安置點文化廣場,建設安置社區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配備253冊圖書及書柜、閱覽桌、椅子、把桿、練功鏡等相應文化設備,著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建設占地80平米的鄉愁館一處,收集并展示農耕用具100余件,留住鄉愁之魂。
二是強化文體服務,激發移民社區活力。加大文化服務隊伍建設力度,建立文化志愿者隊伍1支,引導社區居民組建文藝隊伍3支,讓搬遷群眾扎根于社區,活躍在社區。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后壩移民點開展圖書閱讀、展陳展覽活動4次,開展移民點少兒假期書畫培訓2期,舉辦文藝演出3場,電影放映8場,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開展體育運動指導,積極選派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對后壩移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籃球、廣場舞等健身項目進行全方位指導,為“搬得進,穩得住”注入體育力量。
三是開發非遺產品,增強社區“造血”功能。積極引導搬遷群眾發展文化產業,組織非遺培訓入社區,讓傳統文化伴隨易地搬遷同步遷移的同時,還為搬遷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創業機會和技能。積極引進苗族織錦技藝、楓香印染技藝、瑤族服飾等非遺項目13家、電商服務中心和文化產品孵化基地1家,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州級傳承人2人進駐工坊,對進駐工坊創業的傳承人給予無償使用門面三年和免費基礎裝修的扶持政策,讓非遺文化產品形成規模效益,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審核:龍見琪,來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金朝俊,責任編輯:謝榮)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5-31 09:52
- 訪問量:0
一是整合多方資源,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完成后壩安置社區多彩貴州“廣電云”戶戶用和應急廣播工程建設及信號開通,為搬遷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類文化信息服務。制定搬遷安置點體育配套設施建設規劃,補齊體育設施建設短板,投入60余萬元在后壩安置社區新建多功能運動場1個,體育運動健身器材一套,將后壩安置社區納入15分鐘健身圈。投入40萬元硬化后壩移民安置點文化廣場,建設安置社區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配備253冊圖書及書柜、閱覽桌、椅子、把桿、練功鏡等相應文化設備,著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建設占地80平米的鄉愁館一處,收集并展示農耕用具100余件,留住鄉愁之魂。
二是強化文體服務,激發移民社區活力。加大文化服務隊伍建設力度,建立文化志愿者隊伍1支,引導社區居民組建文藝隊伍3支,讓搬遷群眾扎根于社區,活躍在社區。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后壩移民點開展圖書閱讀、展陳展覽活動4次,開展移民點少兒假期書畫培訓2期,舉辦文藝演出3場,電影放映8場,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開展體育運動指導,積極選派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對后壩移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籃球、廣場舞等健身項目進行全方位指導,為“搬得進,穩得住”注入體育力量。
三是開發非遺產品,增強社區“造血”功能。積極引導搬遷群眾發展文化產業,組織非遺培訓入社區,讓傳統文化伴隨易地搬遷同步遷移的同時,還為搬遷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創業機會和技能。積極引進苗族織錦技藝、楓香印染技藝、瑤族服飾等非遺項目13家、電商服務中心和文化產品孵化基地1家,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州級傳承人2人進駐工坊,對進駐工坊創業的傳承人給予無償使用門面三年和免費基礎裝修的扶持政策,讓非遺文化產品形成規模效益,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審核:龍見琪,來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金朝俊,責任編輯:謝榮)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動態


麻江縣“三步走”推進宜居農房建設試點

公司于2017年4月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藍莓精深加工項目落戶麻江縣
友情鏈接:
麻江縣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麻江市政”)成立于2007年4月20日,公司注冊資金為1.2億元,公司類型為國有獨資,公司位于麻江縣利民街4號5樓,于2017年3月8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更多+】

關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您的建議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LISTEN TO THE VOICE OF EVERY CUSTOMER